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44    次浏览
唐昀今年大量可穿戴设备亮相德国汉诺威IT展,有了这些设备,德国人去医院问诊恐怕很快就将成为“往事”。真正的医疗保健位于柏林的夫朗禾费研究所开发了一套名为MyRehab的应用系统,可以让病人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整套系统包括一部特殊摄像机、一台电视机和一条装有多个感应器的胸带。一个虚拟人物通过系统指导病人锻炼,纠正其动作。系统还允许医生和治疗师通过互联网视频连接,与病人实时交流。MyRehab是诸多新研发的医疗应用之一,许多人相信,它们将掀起下一场互联网革命:医疗保健数字化。继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购物方式后,医疗将成为下一个方向。互联网众巨头公司如谷歌等,纷纷瞄准这一领域,开展大规模投资。放弃当面问诊?在线医疗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将为医生和病人带来诸多便利。以皮肤检测应用Klara为例,病人用智能手机拍摄两张皮疹或肝斑照片,上传后回答若干问题。两天之内,病人将收到回复,医生会给出一个临时诊断,严重的话,比如怀疑患有皮肤癌,则要求病人在两周之内找专科医生复诊。这款应用售价29欧元,已被下载13.5万次。Klara的研发者波尔茨说,公司已成功为98%的照片进行诊断,公司未来很大一部分收入将来自德国境外。目前,来自海外的问诊图片大约占20%。波尔茨相信,很快医生就可以在家利用平板电脑对病人进行远程诊断。不过,根据目前的职业指引规定,医生不能纯粹通过“打印材料或社交媒体”进行诊断,也就是说,虚拟诊断不能替代当面诊断。约瑟夫·巴特曼是德国北部城市弗伦斯堡“医生总会”的一名外科医生,他认为现阶段采取措施制止技术公司提供虚拟问诊服务完全没有必要。周围有那么多优秀的医生,相信很少有人会“放弃当面问诊而选择智能手机”。也许,巴特曼过于乐观了。事实上,新一代患者已经出现。他们在博客中讨论疑难病症,将X光片上传到Instagram社交网站,在“脸谱”上组建医疗讨论群等,这些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且,大量医生在调查中表示,他们曾通过网络查找特定病例资料,从而避免了误诊。